top of page

"金猴如意"——六小龄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讲座

日期
2015年2月17日下午

地点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主办方
英国中华传统文化
研究院

英国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

2015年2月17号下午,英国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与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全球第一家专攻舞蹈与表演艺术的孔子学院,联合主办“六小龄童的艺术人生”座谈会。

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刘凯主席在讲座开始前这样介绍六小龄童:章金莱老师出生在四代猴王世家,23岁时开始拍82版《西游记》, 用了17年时间去演一个角色, 在一个没有特效不用替身的年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电视史上的奇迹,82版《西游记》在中外电视台上播放超过3000多次。我们大家都热爱《西游记》,都热爱孙悟空,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作品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西游记》。今天在座的同学老师都有海外留学和生活的经历,离开家乡亲人,孤独地开始一段旅程,克服重重困难去实现自己心中理想的这么一个心路历程。去年11月,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举办了纪念严复和第一批留英学生的展览,刘晓明大使为展览开幕并致词。在准备展览的过程中,我就不断地想到《西游记》。严复先生和玄奘大师惊人地相似,在上月百年留学论坛上我就提到,中国人的留学历史始于1400年前的玄奘法师。严复和玄奘大师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都是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玄奘法师把梵文佛典和经文翻译成中文,而严复将英文的哲学著作和社会科学经典翻译成中文。可以说玄奘法师和严复先生都是跨文化交流的先驱。而近年来,章金莱老师也是不知疲倦地到中国和外国的几百所大学演讲,弘扬《西游记》和美候王的精神,‘中英文化使者’当之无愧。如果说吴承恩老先生用纸和笔给了孙悟空不朽的生命,那么章金莱师就是在光和影的视觉世界中赋予了孙悟空一个更加鲜活的二次生命。迄今为止《西游记》被不断地翻拍,有很多好的演员也试图去扮演孙悟空这个角色,但是评价章老师扮演的美猴王一句最恰当的话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随着刘凯主席的介绍,章金莱老师开始了精彩的讲演。他首先向学习表演和舞蹈的同学和老师们介绍中国传统猴戏有三四百年历史,现在正是传统遇见创新的时候,虽然戏剧舞台化成了荧幕,但仍应要借鉴各种地方戏剧,例如川剧、绍剧、昆剧、京剧等的表演方式,猴戏的精华“唱念做打身形”要继承传统,不能恶搞。章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讲’和‘演’,与会师生掌声笑声不断。

章老师接着讲他拍摄82版西游记历经的重重险阻,例如在四川都江堰拍摄河里捞经书的剧情,便是众人在河边拽着不太稳固的钢丝,他还要在湍急的江里游泳并做出猴戏的表情和各种肢体动作,‘差点成了烈士’,但最终‘一切都是为了美猴王的形象’。章老师接着谈了他对师徒四人的解读:猪八戒代表人的七情六欲,沙僧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唐僧则是信念坚如磐石,孙悟空代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还对在座师生诠释西游记这部作品的人生感悟: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部西游记,都有心目中向往的灵山,为了求取真经,实现理想必须经过重重的磨难与考验,这就是西游记昭示的精神。章金莱在演讲中一直说别人叫他“六老师”或“孙老师”,但很少人叫他章老师。经过一番考证,发现即使章老师去年参加习大大组织的文艺界座谈会,名牌上写的也是六小龄童,看来让大家知道大师兄姓章这事儿真的是比取经都难啊!

最后章金莱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好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要有惶恐感,在自己的领域做强做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绝,人绝我化”。

会后,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会刘凯主席赠予章老师四个不同版本的英文版西游记作为纪念,据章老师介绍他收集的西游记出版物和物件儿已经组成了一个博物馆。章老师随后赠给刘凯博士一幅书法作品 “金猴如意”,期望严复文化教育基金“今后如意”。

bottom of page